五十年代末,我国骨科奠基人之一叶衍庆教授和魏氏伤科开创人魏指薪教授奔走求贤,会聚了以周连圻、过邦辅、柴本甫、吴守义、钱不凡、李国衡等为代表的一批中、西医知名专家,联合骨科和伤科两大学派于1958年在上海广慈医院 (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和伤科的基础上,创建了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六十余年来,研究所始终坚持以传承和发展中西医结合为指导思想,以满足国家需求和保障人民健康为重大使命,以建设肌骨系统疾病研究基地为核心目标,重点构建了肌骨系统疾病的机理研究、临床诊治的研发体系,逐步奠定了在全国伤骨科研究领域的领导地位。
现阶段,研究所持续秉承着中医伤科、骨科、基础研究三位一体发展思路,围绕骨与关节疾病防治的核心主题,以中西医结合为着眼点,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形成了四大研究体系:
1. 骨关节及软组织病损机制及其精准防治
探讨骨关节及软组织病损的发生发展机制,诠释骨关节病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明确精准诊治靶点(关键环节),建立精准医学诊疗体系,提出骨关节及软组织病损防治的有效措施。
2. 魏氏伤科的传承与发展及其中药现代化
归纳魏氏伤科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系统整理并拓展魏氏伤科经验方剂的临床应用。探索中医脏腑、阴阳、气血、经络等本质及其物质基础,创立中药与活性天然产物筛选研发平台,实现中西药结合的伤骨科慢性病创新药物转化。
3. 生物医学工程与再生医学
采用功能性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手段促进骨关节及软组织修复、重建组织结构与功能、诱导原位再生,开发出多个针对肌骨系统组织病损的整体/局部靶向性药物递送及物理、生物防治体系。
4. 运动功能康复与智造技术
采用人工智能等数字医学新手段,探索康复评定、康复防治新方法,解析魏氏伤科经典手法和“夹缚”治伤的力学本质,实现治伤手法标准化、科学化。开发了西医矫形支具、中医“小夹板”、中西医结合内外固定器等3D打印个体化治疗系列产品,促进了“研、学、产、医、用”一体化发展,推动了数字医学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及应用。
研究所扎根瑞金、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在长三角地区建立起多个研究基地,培养出数位学术方向明确、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且合作精神佳的青年学术骨干。此外,研究所还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共建全球化研究平台,为推动伤骨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2004-2030 m.antso.com
QQ:11529871 11529871@qq.com